氣浮實驗裝置深化對加壓溶氣氣浮系統及其各部分的組成,溶氣水釋、加深對懸浮顆粒濃度、操作壓力、氣固比、釋氣量與澄清效果間的關系的理解;能直接觀察微氣泡的產生與氣浮池的工藝流程。氣浮池結構采用豎流式,并用射流器進氧,無噪音。 實驗項目及目的:
1、確定氣浮處理系統的設計運行參數。
2、深化對加壓溶氣氣浮系統及其各部分的組成,運行過程及其操作和控制要點,溶氣水釋放的表現特征及浮渣的形成的理解。
3、氣浮實驗裝置加深對懸浮顆粒濃度、操作壓力、氣固比、釋氣量與澄清效果間的關系的理解。
4、掌握氣浮凈水的原理、方法及流程。
5、了解溶汽水回流比對實驗效果的影響。
6、掌握“氣固比”和”釋氣量”的測定。
設備特點:
1、設備布局合理、美觀,結構清晰,整體感強。
2、氣浮池除了具有除去懸浮物的作用外,還可以起到預脫色、曝氣、降低COD等作用。
3、設備可進行間歇式溶氣氣浮和連續式溶氣氣浮實驗。
4、設備配有排污清洗系統,方便系統清潔。
氣浮實驗裝置工藝流程:
水泵自調節池將原水提升到反應池。絮凝劑在吸水管上(泵前)投入,并經葉輪混合于反應池中進行絮凝,根據廢水的性質不同反應池的強度和反應時間應有所調整。反應后的絮凝水進入氣浮池的接觸區,與來自溶氣釋放器釋出的溶氣水相混合,此時水中的絮粒和微氣泡相互碰撞粘附,形成帶氣絮粒而上浮,并在分離區進行固液分離,浮至水面的泥渣由刮渣機刮至排渣槽排出。清水則由穿孔集水管匯集至集水槽后出流。部分清水經由回流水泵加壓后進入溶氣罐,在罐內與來自空壓機的壓縮空氣相互接觸溶解,飽和溶氣水從罐底通過管道輸向釋放器。